欢迎来到: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校联网 > 家长学校

【转载】家长学校︱班主任提醒:长期坚持这2个好习惯,孩子想考不上好大学都难!

2017/11/28 9:19:47

都说世界上有三份职业越老越吃香——会计、医生和老师。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经验可以说是成为一位优秀老师必备的技能。不夸张的说,有些经验老道的老师,在开学第一堂课之后,就能大概知道哪些学生成绩好,哪些学生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上不去。

朋友老刘就是这样的人,他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对各个年级段的孩子出现的问题都了如指掌。

前几天去他家做客,我打趣他:“老刘,从教这么多年,什么样的孩子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你看一眼就知道了吧?”

他推推眼镜,不好意思的乐了一下:“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孩子要想改变,半学期就能进步巨大,他要是不想上进,给他10年也没用。所以啊,我怎么可能在孩子小学阶段就知道他以后能考什么样呢?”

“不过依我经验来看,那些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身上有哪些好习惯,我倒是很了解的……”老刘补充了一句。

聊完,菠菜老师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一回到家就开始这么要求小橙子了,今天分享出来,尤其这2条,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

很少熬夜

为什么同在一个班,学习成绩会千差万别?有的整天“挑灯夜战”,成绩却和收获不成正比;而有些早早就睡觉,看似学习“不努力”的同学,反而成绩优异。有人会用:“智商有高低,努力各不同”来尝试解释。

但我们往往都忽视了,真正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对时间的管理。

这就是有些孩子想方设法上课外补习班,或者主动自习,最终也学不过另外一些同学。因为他并没有掌握时间管理的诀窍。

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上课的时候,如果没把握课堂效率,课下会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去弥补,效果还差,然后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上课不集中注意力听讲,回家写作业有很多不会,磨蹭到很晚才睡;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上课效率又低,于是只能继续熬夜去弥补……

其实学生时代,时间说长也不长,浪费时间很容易,一晃一学期就过去了,再一晃眼学生时代就结束了;有时候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重,偶尔熬夜几次还是可以,长期如此,不仅伤害身体,还没有效果。

当孩子学习到很晚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光顾着抱怨作业多,因为那样作业也不会减少,倒不如跟孩子一起分析一下。

除了作业真的多以外,是不是在哪些问题上花费了太多时间了,比如是没预习好,上课效率不高,还是写作业的时候不能集中精神……

要想提高时间效率,你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学会放弃

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时间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舍弃的人。

学习压力很大时,很多人被弄得手忙脚乱。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面前总放着一大堆书,但人只有一个大脑,只有读完一本之后,再去拿起另一本来阅读。

那么,该选择哪一本呢?答案很简单:最重要的那本。对第二重要的那本,坚决不看。当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后,第二重要的,也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了。

确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放弃的东西,不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有价值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所以,对于那些刚开始制定计划的人来讲,计划应该定得适度低于而不是高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预计孩子复习某一部分的内容需要一个小时,那么你把时间定成80分钟。

让时间宽裕一些,但尽量保证规定的任务都能完成。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前一天所计划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给他继续制定和执行计划的信心和动力。

这样循序渐进,再慢慢的提高标准,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时间。

学会执行

其实这条原则才是最重要,做不到其他都白搭。

把良好的计划变成现实就跟孩子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一样,计划既需要每天执行之前牢记在心,也应该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他,持之以恒。

举手不是最积极的

很多父母都鼓励孩子上课要积极举手发言,大概是因为这样做,一方面能培养孩子的勇气,另一方面也会引起老师的关注。

可是老师却不太喜欢孩子这么做。甚至办公室有位老师直言:其实我不太习惯举手发言过于积极的学生,也不太想表扬他们!

因为一个班里学生的水平是不同的,如果鼓励所有学生“抢答”,会干扰其他成绩中等及以下水平孩子的思考,毕竟老师也希望学生能稍微多思考一会,而不是为了表现抢着发言,这样只会造成低效率的闹腾。

其实,举手并不是衡量孩子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唯一标准,更不会因为举手而得到老师特别的“照顾”。

事实证明,班级里成绩最优异的那几位学生,往往都不是几首最积极的,当然也不会是从来不举手的。

与其鼓励孩子上课“举手”,倒不如鼓励孩子“学会听课”,更为实际有效。

教孩子遵守规矩

毫无疑问,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是课堂规则中重要的一部分。举手回答问题,当然值得提倡,但是遵守规则的举手才会让老师喜欢。

学生要在老师示意可以举手的时候再举,这样既对其他同学尊重,也不会打扰老师上课的思路。

试想一下,一个孩子特别积极,孩子话音未落,他就急忙举手大声表示要回答,这样老师到底是该提问呢还是该置之不理呢?

一两次尚且可以原谅,可是次数多了的话,课堂规矩就会被打乱,老师的心情也会一团糟,只会让老师对他这种行为不满,所以父母千万别让孩子被“举手”所累!

教孩子表情交流和老师互动

孩子在课堂上主动和老师互动是好事,但互动不只有举手一种方式。老师们更喜欢的方式,是和老师的表情交流。

我平常也会这样,每次讲完一个知识点,或者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看看讲台下面孩子的表情,以此来看看大家有没有理解。

听懂的同学,看到我的时候只需要一个微笑,或者点头示意一下就好了,犯不着非得扯着嗓子,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回答;

如果没有听懂,就要更加注意力集中的跟着老师的思维了,我一般看见有学生,出现一脸困惑,然后再讲一遍的时候,就会更加关注这些孩子。

所以,老师提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争相回答,而是检测一下大家是否真的听懂了。

随手记笔记比举手更有用

一节课40分钟,时间很短,而通常上课的内容又很多,所以学生能保证全程跟着老师思维,不掉队就很不容易了,如果再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举手上,对于孩子理解消化知识点未必是一件好事。

为了更好利用课堂时间,与其把重点放在举手回答问题上,倒不如把时间用在记笔记上。

记笔记才是集中注意力最有效的方式。虽然我是数学老师,但还是会定期检查学生笔记。

倒不是说,笔记要记得有多好,而是随手画一画,记一记,还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对回家写作业和课后复习,都颇有帮助。

学习这件事,从来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比如随手记笔记这个习惯,就有50%的孩子坚持不下来。

所以对每个家长来说,陪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耐心,但只要坚持了,最后的收获也往往会出乎我们意料。

本文摘自网络好家长100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771b2750102wtbk.html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如涉及版权,请及时告知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