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与理趣:数学学习的双翼
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季国栋
情趣,是直接、具体、感性的;理趣,是间接、抽象、理性的。对于儿童来说,有情趣的才有吸引力;对于数学来说,有理趣才有价值。因而,情趣与理趣便成了儿童学习数学的两翼。
一.情趣的安排,蕴含理趣才更有意义
在数的不同运算中,交换数的位置,有些结果不变,有些结果会发生变化;有趣的是,在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类似情况,交换两个动作,结果有的改变,有的没有改变。于是,“交换律”的教学前,就有了这样的“喊口令”的游戏。
师:第一个动作是“向前走2步”,第二个动作是“向前走1步”,和起初的位置相比,结果怎样?
生(行动后):一共向前走了3步。
师:现在回到原处,把这两个动作交换一下,先是——
生(边说边走):向前走1步。
师:然后呢?
生:向前走2步。
师:结果——
生:还是向前走了3步,位置没有改变。
师:改变两个动作的先后位置,结果不变。再来两个口令,第一个动作是“向前走3步”,第二个动作是“向后转”。然后改变两个口令先后位置再走一次,你们发现什么?
生(行动后):这两个口令交换后最后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好,今天的数学课我们着重来研究变化中的不变。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们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这份“准备”不仅是在情感和兴趣上的,如果“准备”中还蕴含所教内容的深层次联系,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埋下伏笔,那就有了理性的意味。小游戏让孩子们在变化中体会结果的变与不变,而概括交换律,是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规律,因此,小游戏虽然耗时不多,但却利于孩子们循着游戏中浅白的理,向着数学的理性认识迈进,精致化的生活经验无疑更有利于数学理性知识的生成。
不仅在课的导入阶段,老师们非常重视情趣,在课尾的练习阶段,同样非常重视情趣。在教学“倍的认识”时,许多教师都会使用拍手游戏。通常老师先拍几下,然后请学生拍出几倍数。如此练习,仅仅提高了练习的趣味性而已。数学学习,如果没有理性的参与,教学就难有深度。而且,理性并不唯一地以抽象、枯燥的形式存在,挖掘和剖析情趣中的理性,让孩子们品味感悟到,教学便有了更多的价值。我在运用拍手游戏时,有意识地安排了多个层次,增加了理性的追问,使学生在趣味中巩固新知,在情趣中悟出更多的理。
首先,老师拍2下,要求学生拍手的数量是老师的3倍;老师分别拍3下、4下,要求学生拍手的数量都是老师的3倍。
师:3次都要求大家拍的数量是我的3倍,为何你们拍的数量每次都不一样?
生1:老师每次拍的几下不同,所以,我们也不同。
生2:一份的数不同,虽然都是3倍,所以最后的结果也不同。
师:是啊,一份数不同,同样的倍数,最终结果也不同。
其次,老师拍5下,直接要求学生拍。
结果,有些学生拍了15下,有的学生没有拍手。
师:哎,怎么有些同学没有动手啊?
生:老师没说要拍几倍,所以我没有拍。
师:能拍出来吗?
刚才拍的学生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师:只知道一份,不知要拍几倍,是拍不出结果的。
最后,教师没有拍手,直接要求学生拍2倍的量。这下,没有学生再拍手了。
师:怎么没有一个人拍啊?
生:不知道一份数,无法拍出几倍数的结果。
二、理性的知识,寓于情趣才更易理解
英国数学家阿蒂亚爵士说:一个新思想最有意义的部分,常常不在那些最一般的深刻定理之中,而往往寓于最简单的例子、最原始的定义,以及最初的一些结果。最重要的信息却常常包括在容易的部分,甚至在几个简单且深刻的观察之上!这启示我们,一些不易理解的理性认识,如果学生听不明白,不应该喋喋不休地从理性的角度反复讲,而应该寻找贴切的比方,运用富有情趣的事理向学生阐释。阿蒂亚爵士关于数学本质的剖析,为我们这样做提供了依据,而儿童的心理特点,为我们这样做提供了动力。
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涉及同一级多项运算,需要通过移项来进行简便的。如计算275-38+225-262。但孩子常常在“符号”和“数”的移动中晕头转向,也常常在“运算符号”的变与不变中错误百出。
师:大家都坐过火车吧,如果把275看作是火车头,那么后面的数是——
生1:后面的是一节节车厢。
师:那运算符号就像是连接车——厢——的挂——钩。火车的车厢可以随意挂接,在同一级的运算中也可以这样。
生:那可以通过移动车厢,调整数的位置让计算简便起来。
师:不过,在移动车厢时要把前面的“挂钩”一起带走才行。
生1:这题可以移成:275+225-38-262。
生2:前面相加正好是500。
生3:后面也可以简便计算,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师:明明是“-38”、“ -262”,为什么实际算的时候变成了两个数相加呢?
生4:这两个数连着减去,就是这两个数相加着再减去。
师:哎,孩子们,我们不妨这样来考虑。比如说,老师要把这一双鞋扔出去,可以先扔出去一只,接着再扔出去一只,也可以怎么样?
生5:也可以一下子都扔出去。
师:嗯,就是这个道理。也可以把这两只鞋捆起来,合成一个整体,一下子全扔出去。
生6:所以,减去38,再减去262,可以一下子减去38和262的和。
师:哪个来说说,这题最后得多少?
生7:500减去300等于200。
师:非常好,在同一级运算中可以这样进行,现在是只有加减,由此,你还联想到什么?
生:如果只有乘除运算也是可以的。
师:比如125×75÷5×8该怎么办呢?
生:把最后一节车厢移到火车头的后面就可以了,125×8×75÷5。
虽然这些富有情趣的例子,从科学的角度看,可能欠缺些数学的严谨,但这些比方能让孩子的眼中放出豁然的光芒、脸上出现顿悟的神情。对于小学生来说,严谨的不理解还不如不严谨的理解,因为只有理解了的知识,学生才能掌握和运用,才能获得学习的成功。
有情趣而无理趣的课堂,会失之浅薄;有理趣而无情趣的课堂,会失之枯燥。和谐数学,既重视情趣,又关注理趣。在追求具体形象的生动同时,也关注抽象理性的逻辑魅力。情理交融,盎然辉映,实现教学的和谐佳境。
本文发表于《小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