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本解读:从低效到高效
启东实验小学 吴慧慧
谁都知道语文是极具魅力的学科,它的内涵几乎可以包蕴人性中所有的真善美。然而,能让学生从心底涌起求知的幸福的语文课却很鲜见。这正如“煤”的形成,无论教师和学生付出多少,到头来得到的却只是“一小块”。有人认为是现行评价考试制度造就了这样的尴尬,也有人认为是课文的陈旧落后导致了这样的窘境,这些见解都不乏深刻,但如果换个角度,将剖析的利剑指向我们语文教师本身,我们也许会惊奇地发现,是我们自身的弱点衍生了太多的无效课堂,让孩子们发出了“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叹。这其中“文本解读的低效”是最直接却又常被忽略的原因。所以,直面文本解读,透视文本解读带给语文课堂的是与非,就尤为重要。
何为文本?狭义的理解便是教材。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阅读教学中“人”的资源,那么文本便是阅读教学中“物”的资源。作为物的资源的文本,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度适度,适合学生学习”的特性。它具备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价值。因此,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对生成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有重要的作用。在有效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会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才会有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但事实上,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受自身学养的限制,不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文本,不能高屋建瓴地处理文本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拾掇两例:
例一:错误的解读
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低效”或者说“无效”,甚至是“负效”,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思维层次低于文本解读水准线。以错误的解读引导学生,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就成了一句空话。某市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各乡镇选派了本校语文教学的骨干教师参加,共计15名。教研室主任选择了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课文《水》,没附教学参考,请教师们进行说课设计。《水》写的是一个缺水的村庄,对水的企盼,以及享受水时的欢愉。这样的一篇文章意在告诉人们,在生命的长河中,无论苦与乐,都应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美好的生命孜孜以求。让教研员感到意外的是,这15名教师中竟然有6名教师将其理解为纯粹意义上环境保护的记叙文。悲乎?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本在老师眼中也被歪曲得走了样。如果就在这样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走进课堂,原本可以湿润学生心灵的精神大餐也许就成了枯燥干瘪的环保说教。毫无疑问,错误的文本解读泯灭了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例二、肤浅的解读。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常常和学生停留在一个层次上,学生不能从教师那里摄入任何有效的能够生成新思想的成分,这是当前语文课本解读最失败的地方。我想到了自己。比如我在解读《“诺曼底号”遇难记》时,看到了一位在“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的逃生人群中镇定自若,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哈尔威船长,感受到了一颗高尚灵魂的脉动。所以,在执教时,我的着眼点就是让学生赞美船长舍己救人的崇高和伟大。当孩子眼含热泪满怀敬意地呼唤着:“我们永远怀念您,哈尔威船长!”时,我幸福地想,我已在孩子的心灵划下了一道美的轨迹。然而有一天,当我无意中翻阅杂志时,却看到了一段对《“诺曼底号”遇难记》更深刻的解读:
“面对死亡,‘诺曼底号’的乘客们,也就是作为群体的人类,他们的选择是惊慌失措,表现了犹豫,悲悯,胆怯和绝望,这其实都是生命的渴望。生命就是我们最珍贵,最不愿抛弃的东西。唯有这样,那些献出自己生命的人,才显得如此高尚、高贵,才能如此深刻地打动我们,成为人类不朽的记忆。《‘诺曼底号’遇难记》唤起我对‘生命个体’的珍惜,与对‘牺牲精神’的感激。”
我惊觉:我对文本的解读停留在课文表面的,学生也能体悟到的内涵。我的课堂仅仅复制了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不断挖掘文本深层次的内涵,给予学生的显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对牺牲精神赞美,更是温润过生命温暖的教育了。肤浅的文本解读又剥夺了学生思考生命的机会。
显然,文本的肤浅解读甚至是错误的解读,带给学生太多的无效信息。原本流淌着温情的文本,激不起学生情的涟漪;原本闪烁着思辨色彩的文本撩不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低效的文本解读衍生了太多“情感缺失,思维缺席”的低效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走进文,实现高效的解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实践:
一、 博览群书——有效解读的基础
书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尤其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书的意义更是深远。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说:“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是的,书籍就是这样悄悄地改变着你的谈吐,你的气质,让你渐渐形成了“一个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我想,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应该阅读专业的书籍,促进自身专业化的成长。但仅仅局限于阅读专业书籍是远远不够的。如今,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每个专业更多的内涵,尤其,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更要广泛阅读,形成广博的视野。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驰骋古今,触类旁通。有时,你阅读一些看似远离教育的书籍,却也能读出一番意想不到收获。从佛学的“禅喻”、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我们能找到了新课程提倡的顺性而为,自由发展的影子;从外交辞令中,我们又找到了新课程的关键词之一“平等对话”……当读书成为教师人生的头等大事,成为一种习惯,你会欣喜地发现对于语言,你有了异乎寻常的敏感;对于情感,你有了更深刻的诠释。你就会悄悄展开“语言和情感的双翼”,于是“教科书在你眼里就浅显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所以,每个语文老师都应做一个书田里的守望者,用宁静而高贵的读书,为高效的解读文本奠定扎实的根基。
二、潜心会文——有效解读的关键
大多的语文教师习惯在阅读文本时拿本教参,匆匆浏览过文本之后,就细细阅读教参,让教学参考过早地支配自身的直觉判断,自己不知不觉成为教学参考的忠实的演泽者。没有融入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独持的感悟,轻易地就陷入了“技术解读”的误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程式化,导致课堂的程式化,丢失了文本本身的魅力,课堂也随之暗淡。其实,教师在阅读课文时,首先应是一个充满期待的读者,抛弃教参,细读文本,潜心会文,以一种最直接最纯粹的方式阅读,找到撩拨自己心弦的话语,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场景,甚至是不经意的一个标点符号。当教师感受到一条精神的河流穿越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文本空灵蕴藉的文字一个个争相跳出来跃入眼帘时,就可以自信地引领学生历经一场愉悦的“情感和语言”的共生的精神之旅。美学家朱光潜对文学欣赏曾有过经典的论述:“慢慢走,欣赏啊!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恁心驻足,从容静观,融汇自然,品味行程。”是啊,让心灵慢慢行走于文字间,浸润文本之中,你也许会从白居易的《忆江南》里读出白居易对江南人、景的怀念,还会品出白居易对江南文化的眷恋;你也许会从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里读出丑小鸭对美的追求,还会品出“人人都有可能是丑小鸭,揣着一颗高贵的心灵在寂寞中静静成长”的意蕴;你也许会从日本童话《金色的脚印》里读出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还会品出善良是情感世界的通行证……教师独持的文本解读定然会生成让人耳目一新的精彩课堂。
三、深入浅出——有效解读的原则
新课程提倡开放、多元的文本的解读,但新课程更倡导“生本”。学生的发展是教育之本。再开放的语文课,再独持的文本解读,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文体发展的基础。以教师的自身的深入解读代替学生自我的独持体验,作揠苗助长式的拔高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有效解读,必须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小学教师面对的终究是6-12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教师不能过于执着自己的文本解读,而应巧妙地牵引他们向前。我在品读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一文时,觉得第九自然段的场面描写特别感人。在文中的“我”推门的那一刻,“我”所看到的温馨场景,“我”所感悟到的温情阳光,也悄悄熨过我的心房。“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何将我对文本的解读与学生的解读链接,让学生也从这样的一个画面中触摸到父母之间那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的如茉莉般的真爱?显然,将我的感受告之学生,学生得到的未必是发自内心的。于是,在讲到这一自然段时,我请学生闭上眼睛,在悠扬温馨的钢琴曲中静静聆听我的范读,而后请学生伴着乐曲自读,用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表达对整段话的感受。学生说出了“爱、温馨、感人、像阳光般温暖……”,已经把握了整体基调。在此基础上,扣住“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一句中的“探”字,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畅谈感受。学生水到渠成般地感受到在此时此刻,连阳光也有了人的情感,不忍去打破这静谧感人的一幕。就这样,学生自主进入文本的轨道,达到了孩子、教师和文本和谐同构。
其实,文本就像一块神奇的石头,虽然它的外表和普通石头别无二致,但它的内心深处埋藏着独一无二的美玉。老师们啊,都应该用心去雕琢这块神奇的石头,让它在语文课堂的每一个时刻都散发出生命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