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简介】
范佳稀玲,现任海门市实验附小教育管理集团办公室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海门市学科带头人,海门市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数次在南通市基本功比赛、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多次执教海门市、南通市公开课,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山西教育》《小学教学参考》等省级刊物发表。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0~51页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利用规律解决复杂问题的结构化的教学过程,发现并理解和的奇偶性的规律。
2.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举例—观察—比较—验证—归纳”的方法结构,积累探索规律的相关经验。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踊跃展示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兴趣和信心,提升数学智慧。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举例、猜想、验证等方法,探索几个数的和的奇偶性的规律,学会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发现多个数连加得到的和的奇偶性的规律。
教学
资源
学情分析:
对于找规律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在之前已经全面的学习了植树的规律,搭配的规律和周期的规律,具体的学习了像运算律、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等内容,并且已经认识了单数和双数,课前也已初步了解了奇数和偶数,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活动能力,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能够初步自助归纳规律。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在学习中可以进行有效的迁移。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快速判断下面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快速判断下面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22+76+129+53+……+341+223
二、自主合作,深度学习(预设34分钟)
导学单1:研究两个数相加的奇偶
(1)任意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求出它们的和,在看看是奇数还是偶数。
(2)集体交流。
(3)举例验证
导学单2:研究几个数相加的奇偶性
(1)任选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相加,想想它们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3)小组合作
(4)集体交流
(5)回顾总结
三、回顾反思,生成智慧(预设3分钟)
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自主总结。
1.你是如何快速判断这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
2.像判断这样一个算式的和到底是奇数还是偶数,我们就把它称为和的奇偶性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的奇偶性。
1.对于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研究?(板:简单)
2.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这些猜想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它?(板书:猜想)
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多个数相加的和。
1.为了便于我们判断,我们就只写数的奇偶性。
2.你们是怎么那么快判断出这个算式的奇偶性的?
(把几组举例的奇数个数圈起来)
你们有什么猜想?
和的奇偶性和奇数的个数有关。
5.现在我们回头看一开始老师给出的算式,你能快速判断它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不知不觉,我们连这些复杂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解决复杂问题,我们是从哪里开始研究的?(板书:复杂)
是的,只要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到了规律,就能解决复杂的问题。在找到规律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体会,我们是怎么找到规律的?
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解题方法,你学会了吗?
回顾一下我们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