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一路同行

从文本出发,夯实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2016/12/28 8:54:50

从文本出发,夯实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顾锋峰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因而不仅仅立足于知识信息,更多的是对文字理解与运用。唐孔颖达《正义》说“褒贬虽在一字,不可单书一字以见褒贬,…… 经之字也,一字异不得成为一义,故经必数句以成言。”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要真正理解文本内容,最好的方法还是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毕竟一个字只有放在具体的一句话乃至一段话中,才能品析出真正的感情色彩。虽然这话有点俗套,但却是阅读文本,加强语言文字理解的最佳途径。本文笔者从学生出发,结合实际,重点谈谈在文本教学中从语境中习得语言的具体策略。

一、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语言文字,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是最基本的方法。过去很多教师喜欢支离破碎地讲解,把词语乃至句子一个个割裂开来,虽然学生明白了具体意思,但那是强加灌输的,不是学生自行领悟的,况且整个课堂也是死气沉沉的。因而正确的做法就是解读汉字,强化理解运用就必须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就曾针对 “语义与语言环境”进行了解释:“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语言环境中,就必须联系文本上下文,联系学生生活进行理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一旦离开具体环境,其语言推敲必然淡然无味。

必须针对《半截蜡烛》这一课,其中有这样的一句:“烛焰摇曳(yè),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如果淡淡从字面上理解,那么最明显的“它”具体是指什么,就无法理解。只有把它前后句子联系起来,才能明白文本中的“它”是指“烛焰”。同时只有联系全文,乃至前面故事情节的发展,才能真正理解“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这一句话背后所隐藏的深意。还有《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课中有这样的一个词语“蓬蓬勃勃”,单一理解,虽然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但是具体怎样的生长才算?则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因而教师只有在联系上下文,具体读到“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地……”这样的句子,就会真正理解“蓬蓬勃勃”具体生长什么个样子?

所以教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虽然立足于关键词语,乃至关键语句,但是在真正诠释,引导学生品析感悟时,却不能完全局限于这些词语句子,而是围绕这些词语句子,进行适当的拓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语句的本义,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具体含义,真正体会到作者乃至编者所表达的意图,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品析发展其语言思维。这里,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而真正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进行对话,成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最佳途径。

二、拓展源教材,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要真正把教材教薄,前提是拓展教材,把教材教厚,这仅仅依赖于几篇课文,就妄想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无异于痴人说梦。因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教材当作例子,尽可能全方面拓展教材。可以以文本为引子,适度拓展文本的作者,乃至其作者背景,个人经历,甚至个人成就。如有可能,最好对文本的写作背景也要让学生接触,或者了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作者的认识,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这对于一些特殊的文本体裁,比如一些借景抒情,以物咏志,有典型写作背景的文本,针对这一类的,教师不能就文本教文本,而是尽可能扩展文本外部环境,让学生有个形象直观的认识,从而为正确理解作者的情感乃至写作意图奠定基础,甚至产生共鸣。

同样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课,如果仅仅立足文本,只会让学生明白,这一课仅仅是写的樟树,如果教师在课前能做个有心人,尽可能搜集宋庆龄的一些资料,让学生明白宋庆龄的人格魅力,继而结合文本开头与结尾,就能明白文本不是写樟树,这里的樟树象征着宋庆龄,这是一种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写法。而要让小学生去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就必须关注一定的背景知识。还有针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如果仅仅凭文本几句话,肯定无法理解“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这一句司马迁所承受的耻辱。只有适度拓展司马迁当时所处的时代,李陵事件的前因后果,甚至还可以补充一些司马迁的品行故事以及具体“宫刑”的含义,这样才能真正明白司马迁所遭受的打击之大,才能真正感受司马迁的坚强,理解“发愤”的含义。因而学生要真正理解文本,与作者对话,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适当拓展外部语境。

任何一篇文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是在一定背景下作者情感酝酿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因而要理解文本,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就离不开“人”与“背景”,也就是“作者”与“语境”因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文本理解不走样,才能更好地接受文本所传递的信息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情感的,从而最终达到“反诸作者之心”,习得表达技巧,获得言语智慧的目的。

三、搭建新平台,引导学生升华文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而教师仅仅是主导。因而要想真正让学生能够理解语言文字,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实践,拓展学生动手空间,在综合运用中多方面感知文本,最终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因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死读文本,还需要创造条件,从具体语境出发,对文本语言进行适当剪裁与加工,从而真正挖掘“语言文字运用教学价值”,然后结合学生实际,有机搭建新的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而通过多种途径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文本理解能力。

比如针对《燕子》这一课,教育大师于永正在针对“燕子外形”第一小节的教学中,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点,说说其外形,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复述,然后在根据学生所描述的在黑板上进行简笔画描述。最后问学生,这个燕子为何没有眼睛,没有嘴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无论是写动物,还是写植物,都需要紧扣住事物的特征来写。整个教学过程关注上下文语境,用悟读教学法,调动学生自读、积累、感悟的积极性,这样的过程有如行云流水,生动自然。还有针对《草》这一课,在其巩固复习阶段,教师可以以引导薛恒参考文包诗《春晓》这一课的写作方法,通过扮演的形式进行,同桌之间一人扮演“奶奶”,一人扮演“我”,然后让学生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这种情境的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还能更好地融入文本,挖掘文本深度,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仅仅靠识记得来的知识,是“死”的,而要想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最好的方法还是需要引导,需要进行深度拓展,甚至还需要教师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毕竟学以致用才是根本。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创设语境,给学生搭建平台,要尽可能传递更多的文本信息,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背后所蕴藏的信息。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语言表达实践,培养学生言语能力。

综上,文本教材不失为最好的载体,毕竟上面课文,乃至插图、练习等等,都是经过无数专家精心选择与论证的,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最适合的。因而,要真正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最好的方法还是从文本出发,深入解读,品析。语言只有放入到一定的语境中,才有具体意义。引导教师要在文本教学中,不能盯住文本,而是围绕学生积极搭建平台,创设语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本语境,体验作者情感,并且能够从具体的语境中去培养运用其语言能力。这才是根本,更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发表于2016.7《新作文 语文教学研究》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